说实话,今年这个情况小北个人心里也有点没底。考生和家长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对于这种事经验甚少。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影响征集志愿最低分的核心要素只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到底有多少考生放弃高学费民办去选择专科?

小北之前看过几个公办学院的招录统计,在一段线上特招线下录取的考生来自农村地区的二线、三线高中量级很大。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民办学校的学费确实太过于困难,很多家庭的整体年收入一年10万左右还要支持家庭开支。民办学费+孩子生活费+住宿等各种开支平均年支出要达到5万。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极高的负担,加上目前盛行“选大学就是选专业”。“选专业就是选就业”的说法盛行。这么高的学费上一个不好的专业又没什么用,有这分数不如去报3+2或山职铁路之类的专业。可以理解!

小北总结了去年的教训,所以今年这篇分析文章我们着重考虑了一下放弃民办选择公办的因素。

一、放弃民办的人数有多少?

这个数据有一个算法是很靠谱的。在2024年的征集计划中最低分到了426分,而426分对应的化学人数是195817人,而一段线是178923人按照去年的物化捆绑率(195817-178923)*0.85来算是14359人有资格参加征集计划。其中一段线下录取考生约6200人。换句话来说能接受民办的考生就是6200/14359约等于43%。不管是学生复读、没报志愿、报志愿失误还是其他原因,只有43%的考生最后录取。

这个量级看似很夸张但确实是事实存在的。从今年的录取情况来看,物化缺额、单物理缺额、纯文的最低分分数达到了464分。以小北个人经验来看,今年放弃民办的考生恐怕远超2024年。

很多人说,今年物化滑档的考生很多。但从数据上来看,物化低分段提分不过1万名,考生如果正常进行冲稳保并且使用了民办保底是不会滑档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部分考生从开始就没有选择民办。

对于复读生增多的情况小北个人并不认同,小北之前发布了昌乐一中英文文华立行等省内头部复读学校的招生简章。据我个人了解招生情况并不火爆。

二、单物理和物化没有区别

这个结论是小北研究了很久得出的结论。当然这是单纯从征集志愿上来说。

先看一下数据从440分到430分的物化考生分布情况��

可以明显发现的一点是,物理和化学的考生基本处于持平状态。而根据小北之前掌握的各地市模考情况选科情况来看,单选化学而没有物理的考生基本占1%~2%。这跟学校的选科开设情况有很大关系,几乎没有学校会开设单化学的选科存在,一般来说都是以物化或者单物理+2自选存在。这也变相说明了竞争对手中最少90%以上的考生都是物化捆绑。

看似是只有物化可选,其实物化和单物理的竞争几乎相同,物化选科并没有优势。在填报时物化考生不要只盯着物化来进行填报,单物理同样可进行考虑。

三、剩余计划民办主导,文科百人,物化单物五五开

私信问的最多的就是,我xx分还能不能报公办。从数据统计上来看6050个计划里面只有118人,其中除去边防子女计划8个,中外合作和定藏计划87个,普通专业能选的计划只有23个。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这些专业大部分都会远超第一次的投档分数线,在第一次投档中最低分是塔里木大学植物保护和水产养殖学466分。

然后就是文科考生比较关心的话题。本次选科要求中,物化计划2915、不限96、政治1、物理3007、物理和生物26、历史2、化学3。也就是说文科考生能报的计划只有99个计划。
本次单物理计划最高,达到了3007人。这也是今年物化考生的选择主力军。

本次计划中,省内院校还是主力军,总计划数占比89.1%。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去外省上学来回路费每年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最后就是大家关注的学费情况,很多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应该是2万学费以内的院校,但从比例来看仅有计划695人。主力军还是两万到三万的专业。其中超高收费专业中外合作也有197个计划,对于家庭比较富足的来说可以优先考虑。

四、建议420分以上物化、单物考生勇敢填报

最后是大家关注的分数线下探问题。我们还是先看一下竞争对手情况,从420分到440分化学人数共计21332人,如果按照去年43%的竞争率来算。就是9172人。我们再退一步分析,以6000人为基数计算,6000/43%约等于13953人。这也就是说可以下探到427分~428分左右。所以这个分数段以上的考生只要不乱报志愿都是有录取希望的。

那为什么小北建议各位420分以上勇敢填报?原因有二。

1、从本年度的民办院校招生情况来看,放弃民办的考生要远远大于2024年,也就是说43%的竞争比例有可能会再度下降。

2、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信息闭塞,依然可能只会选择物化选科而忽略单物。

最后祝各位顺利录取!